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是在月亮的夜晚响起
故乡的模样是一种模糊的渴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用一首七行三节的短诗概括了这份乡愁: 第一节充满了清新的乡音,笛声 “总在月夜响”。试想一下,一年四季中还有几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含蓄地暗示着游客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家乡。在第二部分,我写了我的家乡的沮丧。我对家乡的怀念渐渐远去。岁月的流逝,抖落了故乡的轮廓,只留下一种模糊的不舍,像离别在雾中,浓浓的像血却隔了一层云雾。用雾中挥舞的手来描述故乡的模糊和惆怅的印记,就是用一种可观的、可感知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自然。第三层写怀旧的永恒。它是从上面两层挥之不去的乡音和挥之不去的怀旧过渡而来的,形式非常新颖。层次的逐渐传递使主题从歧义中清晰。诗人用没有轮子的流浪者心中 “永远不会变老” 的意象比喻,表达了像海洋一样深深的忧郁、怀旧和忧郁的情感。
情感表达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全诗深刻而悠远。隐喻的贴切性和语言的简洁优美,使整首诗更具田园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