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经典文章
伤感文章 爱情文章
励志文章 励志散文
唯美文章 伤感美文
生活文章 情感文章
情感散文 经典情感

几米说:爱情最好不要顺其自然     青春简直是个负担呢

家长教育孩子的短文章高中_美文摘抄600字左右

2023年11月04日 18时35分20秒 编辑:美文先生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短文高中篇 「1」: 父母对高中教育的经验

第一: 不要为孩子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要对他们的行为施加太多限制。如果不关心孩子的现实,只知道让孩子拿第一,想优秀,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也有家长只让孩子学,不许做,不许做。这只会让孩子沮丧。

第二: 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如果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他会感到身心疲惫,无法专注于学习。最终,孩子们感到紧张并给孩子们带来压力。娱乐是缓解孩子压力的更好方法。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让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事情中,压力会被抛出天空。

第三:积极鼓励孩子。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还可以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这也能大大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而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态度则往往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

第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父母的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的情绪不好时,要注意帮他调整,孩子有话,该说就让他说,孩子委屈,该哭就让他哭,孩子郁闷,该喊就让他喊。。让孩子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帮助他解除心理压力。

第五:教孩子思维不要绝对化。家长往往把考上大学看作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很自然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接受家长的思想,一心一意努力奋斗,为上大学而学。那么在竞争激烈强手如云的考生中,如果孩子一旦失利,没有迈进大学的校门,那你想他会有出路吗?他会有希望吗?因为他把出路和希望寄托在“一定”或 “必须”上了因而后果可想而知。

第六:教育孩子平时广交朋友。若孩子能有善解人意、开明豁达的朋友,开导帮助他理解父母的爱护和关心,那本来属于不开心的苦恼以及对父母的责怪也许会转化为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各人所经历的烦恼与忧愁、幸福与快乐,都能给人以启迪。

家长教育孩子的短文章高中篇【2】:高中家长教育心得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专业(专业要的分很高),这次高考总成绩在西城是前三名以内(隐去文理),英语和语文单科成绩都在北京市前20名以内。

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广泛,小时候弹钢琴——中途废了,中学时弹吉他——半截歇了,高中时吹葫芦丝——现在还有动静,就唯独画画还是其最喜欢的——铅笔画、圆珠笔画,从小到大任性画着。最爱看影片——法国《虎口脱险》,喜欢NBA,喜欢德国足球队,更喜欢F1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去年十一舒马赫进行赛车生涯倒数第三站的时候,愣是拖全家到上海看F1去了,这要是让班主任老师知道还了得?因为学校一再叮嘱放假在家,各科要“闭门思过”。

说说课外学习,所有校外补习班,包括学校自己办的,不管花钱的免费的,孩子从不参加,即使今年寒假学校高考班加课,也是这样,挑2天顶不过去的上上。孩子认为,只要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记住知识点,做好作业,就行了。可能我们觉得这说起来简单,结果能是这样吗?我想这还要检查几段式的成效:预习中的问题课上能否讲到?讲到了能否听懂?听懂后能否能记住?记住后能否能举一反三?讲不到和听不懂的,课后还要问老师同学,记不住的和举一反三的要常练习。孩子不想听已经掌握的课,认为耽误时间。其实这不能怨老师,现在的教育又不是私塾——因人施教,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来掌握教学进度,“快”的同学就要将就一下,所以,补习班的事情随孩子定,自己把握吧。

记得我在这里某个帖子曾说过,务必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的成果跟学习时间没有绝对正比关系,但也不会出现反比。例如有的人身在内心在外,稍有风吹草动心就跑了,这点,要学习一下出家人的打坐和读经的功夫。更有学生甚至根本看不进去学不上来,听读练习左进右出,模样正确但做功无效。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应该要当事“演员”和家中“观众”好好反思一下的。

我的孩子有21点左右睡觉的习惯,有F1直播的时候夜里都起来“值班”——有国外时差,但这情形不多(去年12月底舒马赫退役了,赛车就从此不看了)。春节后到高考前也没有睡觉超过22:30的,这样会保证白天上课的精神。早睡不会失眠?习惯了就好了,失眠是因为我们大人心事太多,脑子里天天上演无穷集的肥皂剧,一桩桩一幕幕的循环放映没完,小孩子没那么多事儿。

关于家长: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放”,放不是放纵,管也不是管死。这样管理的理由是源于孩子的自觉性非常强,对事物的看待比较理性。我们在学习上没有管理过孩子,凭其自觉,即使功课上有小过失,也没有在过错上责备过,相信孩子自会吃堑长智的。我也劝各位千万不要用过重的言语教导孩子,例如说自己的孩子笨或不如某某,看到孩子因试卷低级错误而影响成绩时,可以说:你如果做对了,考分还会更高之类的话,其实提醒的作用是一样的,没必要挫伤和戳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的身心都是脆弱的稚嫩的,有时孩子理解不了我们刀子嘴后面藏着的豆腐心。

孩子从小学习不错,也从没给其设立过学习上的榜样——如向某某学习之类的,我们认为没必要,徒增压力。其实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之所以选择经济,可能是因为我经常看些经济类文章和报道,孩子也跟着看,潜移默化了。家中所有的课外读物,孩子都看,只要感兴趣的,全捋一遍,高考冲刺阶段,也每天看书报杂志。当然太专业的就看不懂了,连环画现在还看呢,倒是不喜欢电脑游戏。

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照顾其生活起居,教育一些学校不教的中国传统文化,全是修枝剪叶的小活,没操什么太大心,移桩伐干的动静不曾发生。学校家长会12年来我从没去过,都是爱人代劳,回来沟通一下。记得今年初,家长会后爱人听取某老师意见时,其反映,虽然孩子历来是学校的第一、二名,但有时他任教的这科作业完不成,我知道后即刻与孩子沟通,委婉的问各科作业多不多,做得完吗?当得知在“雪片飞舞”时偶有舍弃,我问:会影响自己什么?回答是:做不过来就挑着做,一看就会,纯属耗时走流程的,没时间就不做了,一眼看不懂的要做,多点儿时间也认了。我没有过多责备,只是说要尊重老师,要给人面子,今后尽量减少这样的事发生。

家长教育孩子的短文章高中 美文摘抄600字左右 文章 第1张

关于社会:孩子们像破茧而出的幼虫,不谙世故,学校闭门造车的事又太多,学生极度缺乏社会实践课,关心关怀他人的机会根本没有(独生子女原因),现在的思品课政治课都是应景的教育,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家长看看都觉得空洞,再加上现今社会礼崩乐坏,也根本指望不上学校除书本以外能给孩子们教授如何做人,德育看来只能靠自己言传身教了。如今的学校除了竞赛就是评比,一切围绕着书本,围绕着升学,不让学生带上眼镜誓不罢休,说句难听的话,我们这是缺“德”的教育。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不良习惯,这改起来就费劲了,一旦习惯变成了习性就去不掉了,有可能还会通过基因遗传下去。

上面提到了“德”,关于“德”的品行教育有很多内容,单就“积德”二字,我是这么给孩子讲的:听到过老北京骂人——“你就积点儿阴德吧!”这样的咒人“教诲”吗?知道什么是积阳德、积阴德吗?来来补课。

什么是阳德:自己的善行让人知。如署名的赈灾募捐、落款的筑路建屋等等,这些他人都可对号入座的感恩戴德。

什么是阴德:自己的善行未人知。如隐名在街头献血、埋姓于贫困助学等等,这些他人不晓只有天知的无量功德。

阳德主外,阴德主内,阳德有荣,阴德有寿。培养人的慈悲心,还要先从积阳德这初级阶段开始做起,要想让凡人抛弃世俗间的功名束缚,还要有相当的修行积累才行。当然了,积阴德的法力是最大的。在现实生活中阳德和阴德表现形式互补,各显其功。古人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意思是说:品德高的人不会执着功德和名利,品德差点儿的才会计较。不过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着善相。我们要想脱凡入圣必须勤阳德,重阴德。

算命有言:“面由心生”,民间有语:“相随心变”,说的都是人的面相可转。这善能使鬼变成人,恶也能使人变成鬼。生活中,有的人五官挺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是其脸上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的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其面部各细胞间“善”的组织液都“透”出来了。

这是我给孩子发的一封邮件,我看到孩子读了,不知小小年龄是否理解,但我觉得够浅显了,但愿今后能知行合一。

总之,学习没有太多捷径,要靠积累。什么叫积累,就是“累”的聚积。我孩子握笔的中指一侧有个硬结,肯定永远不会消除了,虽然这与一贯的不良持笔姿势有关,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不良习惯的形成。

最后谈一下对知识、学问、文化、智慧这几个合成词不严格的浅显理解:

家长教育孩子的短文章高中 美文摘抄600字左右 文章 第2张

什么才叫知识,它是人们通过日常的“见闻觉知”逐渐积累起来的大百科常识。它跟上学与否没关系,再粗俗的人都会有很多知识。

什么才叫学问,它是将人们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去。它跟读书多少没关系,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农民,他们可能是文盲,但手艺出众,这就是学问。

什么才叫文化,它是用所学到的“文”修正自己的行为,化掉自己的禀性,变化自己的气质。没有“化”的人应该叫“文人”,而不是“文化人”。它跟教育程度没关系,这样的人太多了。

什么才叫智慧,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只是更进一步地认识事务,还是在“知”的层面上,慧是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案。它跟学历高低没关系,我们平常要只有智没有慧也不圆满啊。

人拙手笨地写了一天,也希望各位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想事成,课本以外的千万不要忘记教,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责无旁贷。

家长教育孩子的短文章高中篇【3】:教会孩子什么叫做“爱”

自从我把“今天我照顾了爸爸妈妈”列入儿子的“议事日程”之后,他也就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着爱:“今天爸爸下班很累,我帮他捶背。”“今天是星期天,但爸爸妈妈在家里忙着写东西,我就自己玩,没去吵他们。”“今天妈妈感冒了,我为她 冲 了 一 杯 感 冒 冲剂。。。。。。”

曾有朋友到我家看到后笑着说:“虽然说养儿防老,你呢,孩子才5岁,就开始向孩子索取回报了,你是不是太急了点儿?!”

是的,我问我的孩子爱吗?是的,没有。寻求回报只是一种形式,而我的最终目标是教导孩子如何 “爱” 、爱别人、关心别人、关心别人,从而了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爱。

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并不缺乏爱,父母往往会感到一种 “心肝为你付出,我该怎么办” 的困惑和无奈。为什么会这样?想想我们的教育方法,你可能会找到答案。

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都是单向传递的。爱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父母的孩子,无条件,永无止境,但孩子对父母没有一点回报。长此以往,养大的孩子难免会自私、反复无常,一切只会由自己来考虑。但如果我们教孩子在他还年轻的时候懂得爱,同时也能以善良的心去爱别人,让爱变成双向的互动,孩子的身心会成长得更健康吗?我记得过去有一个故事。每当母亲在家里吃鱼时,她总是把鱼全部交给孩子。她自己吃鱼尾。每当有剩菜,她都会自己吃。结果,孩子天真地认为母亲喜欢吃鱼尾和剩菜,这只能是这位母亲的伤心和失败。(李世荣)

分页: 1 2 3

相关文章

  • 深度好文:有一种修养叫尊重

    深度好文:有一种修养叫尊重 2023年06月06日

    有一种修养叫尊重。什么是尊重?谦和,平等,人格。尊重是人生必修,如空气之于生命,是人与人交往的融合之源。尊重是一种修养,举手投足中的知性与优雅。尊重别人的缺陷,不嘲笑,不嘚瑟。...

  •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当我想你时,微信上出现对方正在输入中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当我想你时,微信上出现对方正在输入中 2023年06月22日

    01大妞最近在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了一个男子,两个人聊了好几个小时别提有多投缘。大妞说,从见到他的第一眼起,我就有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其实虽然只是短暂的几个小时,但...

  • 人不轻狂枉少年!那些王道之人哪个没有一个狼道的青春?

    人不轻狂枉少年!那些王道之人哪个没有一个狼道的青春? 2023年06月06日

    作者:栖云很少有作者本人连同作品一道让人喜爱至极,比如梵高。梵高究竟好在哪?“他把生活中的磨难,转化成画布上激情洋溢的美。如何揉进热情和痛苦,来表现人世间的激情、喜悦、壮丽,他...

  • 深度好文:感觉人生苦,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

    深度好文:感觉人生苦,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 2023年06月06日

    半夜刷微博,看见一个小姑娘发了一条:“很想知道那些年轻好看、不去公司上班又有钱的女孩子,会有什么烦恼。很好奇。”我就顺势翻了一下好友圈里符合条件的女孩子的微博。不翻还好,一翻竟...

  • 深度好文:感谢那个挺过苦日子,还笑对生活的自己

    深度好文:感谢那个挺过苦日子,还笑对生活的自己 2023年06月06日

    在网上看一个辩论节目,那一期的辩题是“生活的暴击值得感激吗?”那一期,我是和好朋友梅子一起看的。辩题抛出来的那一刻,梅子就脱口而出:“当然不值得。”因为知道梅子经历过什么,所以...

  • 几米说:爱情最好不要顺其自然

    几米说:爱情最好不要顺其自然 2023年06月04日

    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当我们回首,才发觉自己曾经多么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

  • 每天最幸福的三件事:每日早睡,有所期待,有个陪伴

    每天最幸福的三件事:每日早睡,有所期待,有个陪伴 2023年08月02日

    央视曾经在《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中,问过几千个不同的人“你幸福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大多数人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甚至不知道幸福是什么。罗曼·罗兰的回答是:“...

  • 深秋丶为你伏笔_散文随笔600

    深秋丶为你伏笔_散文随笔600 2023年09月16日

    午夜的秋风萧瑟,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滴,拍打在陈旧的瓦砾上,拍打在窗户的玻璃上,啪啪作响。三更的时候仍然明亮的灯光,映照着伫立着的思念的背影,倚在窗台上。就这样模糊着,这样想起来,...

爱阅读,爱这里。

Copyright (C) laowenz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09448号-5